马云的计划:试图让阿里变成蜂巢 而蜂王却不是自己?

2018-09-10

英语教师出身的马云在 9 月 10 日教师节以及自己生日当天宣布了自己的退休计划,他给自己和阿里留了一些缓冲的时间,明年今日将会交棒张勇,2020 年股东大会前继续待在董事会中。

  这是阿里巴巴成立的第 19 年,阿里仍然算是比较年轻的科技公司,而今年 54 岁的马云也不算年迈,特别是在中国企业家群体中,54 岁退休的寥寥无几。而且在阿里发展的每一个重大节点,马云都没有缺席,因此马云的退休对于阿里而言,影响深远。

  对于退休,马云准备好了,但阿里准备好了吗?

  公司交接班正在成为中国大批民营企业所面临的重大难题,柳传志、张朝阳再到黄章等人之前的复出都显示出,交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想着 45 岁的时候退休,没有想到到了 45 岁还是停不下来。”这并不是马云第一次提出退休,事实上,他多年前便曾向外界透露过,希望能够在 45 岁退休。当时的阿里巴巴规模初成,不过随后便接连遇到了卫哲事件、假货风波、支付宝事件以及淘宝商城“十月围城”等,一系列的阿里难题让马云不得不一一应对,他也坦言,这些事件让他身心俱疲。

  2012 年,阿里巴巴全公司上下都在阅读凯文·凯利的《失控》,该书对于中国互联网圈影响巨大,腾讯马化腾对此书也颇为推崇,腾讯的架构大调整据说受到了该书的一些影响。而阿里方面同样如此,2013 年在原有七大事业群基础上再度分拆,整个阿里被分成了 25 个事业部,由不同的事业部总裁负责管理。

  看似被碎片化的业务架构,却是马云有意的一场分权,自此,阿里形成了三层权力体系:战略决策委员会(由董事局负责)、战略管理执行委员会(由 CEO 负责)以及事业部。这样所带来的就是,让各条业务线更加清晰,有利于各个业务板块的生长,马云也能够从繁重的日常事务中脱身,同时也留给了更多人上升的空间。

  阿里内部也建立了多种培养制度,比如接班人培训计划以及合伙人制度,阿里巴巴在 2018 年最新公告的年报中,还提到了到 2019 年要完成对 VIE 架构进行调整完善,调整的核心内容为减少马云和谢世煌的个人控制力,改由阿里巴巴合伙人和高管们集体控制,目的是为规避“关键人风险”。其实,马云近年来已经从事务性工作中脱出,更多的专注于阿里战略方面的把控。

  这些都可以看出,马云的退休并非心血来潮,阿里离开了马云也仍然会正常运转,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有人能够替代马云。可以看到,在马云把控公司方向的几年时间里面,阿里的业务呈几何式增长,同时也完成了私有化以及在美股的整体上市。再到后来“新零售”概念的抛出,改变与推动了之前电商领域的发展方向。

  “他具有超级计算机般的逻辑和思考能力,坚信使命愿景,勇于担当,全情投入,敢于站在未来创新设计新型商业模式和业态。”马云在退休信里面这样评价即将接棒的张勇。这位创造出了“双十一”的阿里第三任 CEO,其能力已经在过去几年里面得到了业绩上的证明。但有如乔布斯与库克,创始人对于公司的作用,很难替代。

  职业经理人能够用商业的理论与逻辑来解决公司面临的商业难题,但创始人在公司长远未来上的构想以及企业变革中的快速推动,会显示出更大的优势。同时,科技公司会比传统公司更容易面临技术变革以及市场变化,需要公司持续的创新力来推动发展。可以预见的是,张勇在明年接棒后,会面临更大的考验以及外界舆论压力。

  近年来,马云感受到了极大的舆论压力,最杰出企业家的光环让他变得更加谨慎。“我不是那个人,那个人是你们想象中的人。他第一没你们想象的那么好,也没你们想象的那么坏,你们已经把他想象成那个样子,反正我是不愿意当那个人。”对于马云来说,卸下重担也许会让他如释重负,但外界对于阿里的未来,从近日的股价波动可以看出,颇为复杂。有媒体将马云的退休时间点与当前的经济环境以及中国民营企业家群体联系起来,这种解读也从侧面反映出马云所面对的压力。

  在《失控》一书中,凯文·凯利这样写道:“在我办公室的窗下,蜂箱静静地任由忙碌的蜜蜂进进出出。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影映衬着蜂箱。阳光照射下的蜜蜂如弧形的曳光弹,发出嗡嗡的声音,钻进那黑暗的小洞口。”

  在他的蜂巢思维中,未来的公司形态会不断地演化,去中心化,分布式,强化合作,适应变化,直到彻底地被网络化。终极公司的形式将会变得与生物体相同,无缝地集成到生态圈中,成为其中的一个环节。

  阿里试图变成一座蜂巢,而蜂王却不再是马云。


来自: 时代周报